分区

首页 > 百科 > 假如古人有风骨怎么办

假如古人有风骨怎么办

最佳回答2022-10-30 14:11:30

古人的风骨精神有哪些?

1、荇菜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
---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2、狼尾蒿(飞蓬)自伯之东,首如飞蓬。

岂无膏沐?谁适为容!---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3、蒌蒿(蒌)翘翘错薪,言刈其蒌。---《诗经·周南·汉广》4、苹于以采苹?南涧之滨;于以采藻?于彼行潦。

---《诗经·召南·采苹》5、白茅野有死麇,白茅包之;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。---《诗经·召南·野有死麇》6、木槿(舜)有女同车,颜如舜华,将翱将翔,佩玉琼琚。---《诗经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7、萱草(谖草)焉得谖草?言树之背。

愿言思伯,使我心痗。---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8、艾蒿(萧)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!---《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9、葛藤(葛)葛之覃兮,施于中谷,维叶萋萋。---《诗经·周南·葛覃》10、苍耳(卷耳)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。

嗟我怀人,置彼周行。---《诗经·周南·卷耳》11、车前子(芣苡,又名猪耳朵草)采采芣苡,薄言采之。采采芣苡,薄言有之。

---《诗经·周南·芣苡》12、蕨菜(蕨)陟彼南山,言采其蕨;未见君子,忧心惙惙。---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13、梨(甘棠)蔽芾甘棠,勿翦勿败,召伯所憩。---《诗经·召南·甘棠》14、梅摽有梅,其实七兮。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。

---《诗经·召南·摽有梅》15、柏树泛彼柏舟,亦泛其流。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---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16、酸枣树(棘)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。棘心夭夭,母氏劬劳。

---《诗经·邶风·凯风》17、匏瓜(匏)匏有苦叶,济有深涉。深则厉,浅则揭。---《诗经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18、苦菜(荼菜)谁谓荼苦?其甘如荠。宴尔新昏,如兄如弟。

---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19、蒺藜(茨)墙有茨,不可扫也。中冓之言,不可道也。---《诗经·鄘风·墙有茨》20、菟丝子(唐)爰采唐矣?沫之乡矣。

云谁之思?美孟姜矣。---《诗经·鄘风·桑中》21、麦我行其野,芃芃其麦。

古代人如果想要出名该怎么办?

在古代和现代不一样,古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通讯设备和平台让你的名气传播出去。我们现在想要出名,只要动一动手机,做个主播或者出道当个明星,就会有很多的媒体之类的来帮助你增加名气。

但是古代,这些东西都是不可想象的。

在那时候,难免会有一些人想要出人头地。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就是努力学习,参加科举考试,中举之后便会名声大噪,毕竟变成状元是光宗耀祖的事情,但是中举又谈何容易,参加考试的人千千万,能中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。所以第二个方法,就是考验人际交往关系,去拜师,和许多有名望有身份的人打好关系,人家在出门办事的时候也会想到你,向别人提及你的存在。再来就是小规模的名气了,比如,在我们这条街上,谁谁家的猪肉卖的比较好,这也算是出名的一种吧,只不过规模比较小。

写大量的著作,使那些高官贵人注意到你的存在,当个诗人和作家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。古时候唐朝的著名诗人李白就曾见过皇帝唐玄宗。知名不在好坏,就算是臭名昭著也算是知名的一种,明朝的魏忠贤是位臭名昭著的太监,生平做了许多坏事,基本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,这也算是出名的一种吧。

所以说,不管在什么年代,只要你肯努力,总会收到你应该得到的回报,收货你应该有的名声,别看臭名昭著的人让人厌恶,谁都不知道他们曾经有多努力。

清代以前的人对于建安风骨的评价?

毫无疑问,"建安风骨"已经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文学史命题,它大致是指"建安文学(特别是五言诗)所具有的鲜明爽朗、刚健有力的文风。"虽然有学者指出今人与古人所讲建安风骨大有不同,但刘勰《文心雕龙》既专论"风骨",似乎更有理由享有对风骨的解释权。

奇怪的是,《文心雕龙》非但未许建安文学以"风骨"之名,相反在刘勰的一些批评话语中,建安文学风貌似乎更应被视为"风骨"的反面:《明诗》篇云:"暨建安之初,五言腾踊,文帝陈思,纵辔以骋节,王徐应刘,望路而争趋;并怜风月,狎池苑,述恩荣,叙酣宴,慷慨以任气,磊落以使才;……及正始明道,诗杂仙心,何晏之徒,率多浮浅。

"案:黄侃:《文心雕龙札记》云:"若其述欢宴,愍乱离,敦友朋,笃匹偶,虽篇题杂沓,而同以苏、李诗为源,文采缤纷,而不能离闾里歌谣之质,固其称景物则不尚雕镂,叙胸情则唯求诚恳,而又缘以雅词,振其美响,斯所以兼笼前美,作范后来者也。"我观《文心》效春秋一字褒贬,遣辞极精。"腾踊"、"争趋"、"怜"、"狎"、"述"、"叙"、"任气"、"使才",绝非褒词,且前已云古诗乃"五言之冠冕",亦不得云建安"兼笼前美,作范后世"。刘勰论诗曰:"诗者,持也,持人性情。

"建安诸子之"任气"、"使才",显然不合诗之古意,故此段应有微讥建安之意。《乐府》篇云:"至于魏氏三祖,气爽才丽,宰割辞调,音靡节平。……志不出于〔淫〕滔荡,词不离于哀思;虽三调之正声,实韶夏之郑曲也。

"案:陆侃如、牟世金译注本译"气爽"句云:"他们的气质高朗,才华美妙,用古题乐府写时事,音节也美妙而和平。"显然不合彦和原意。"宰割辞调",范注云:"《宋书乐志》三:'《相和》,汉旧歌也,丝竹更相和。

执节者歌,本一部。魏明帝分为二。'彦和所讥'宰割辞调',或即指此。

"这里显然有批评他们擅改古乐体制之意。又注云"彦和云三祖所为郑曲者,盖讥其辞之不雅耳。"周振甫注"音靡节平"为:"音律浮靡,节奏平庸。"范、周注解甚确。

《通变》篇云:"魏之〔策〕篇制,顾慕汉风,晋之辞章,瞻望魏采。……商周丽而雅,楚汉侈而艳,魏晋浅而绮,宋初讹而新。"不可否认,《文心雕龙》亦有多处褒赞三曹、七子,但大多是偏重才气的、个别的评价,少有对建安文学整体的认同。或谓《时序》篇中所云"观其时文,雅好慷慨,良由世积乱离,风衰俗怨,并志深而笔长,故梗概而多气也。

"一段为"建安风骨"之注脚。我以为这不过重复《明诗》篇的评价,殊不合与刘勰"风骨"之意。"风骨"一词,本是当时品藻人物的流行话语。如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论》云:"其器识高爽,风骨魁奇。

"《宋书·武帝纪》云:"身长七尺六寸,风骨奇特。"本义大致指人的内在风神。刘勰将之用于诗文评,用流行的新词来申说旧意,是典型的"以复古为通变"的做法。

他首先把"风"的意义加以深化:"诗总六义,风冠其首,斯乃化感之本源,志气之符契也。"诗能感化人心,首在起情,所谓"诗可以兴"是也。能起情者谓之风,所以也可谓风是情之基。

那么骨又作何解释?《说文》云:"骨者,肉之核也。"风之核曰骨。骨是理之基。若稍作引申,实际上刘勰认为"风"和"骨"都根源于人心对于"道"的两种领会:直观(化感)的领会叫做风;理智的领会叫做骨。

两者本是主体修养的两个方面,落实为文字内容就叫做情感和思想,而就二者在文章中所产生的效果而言又叫做"风力"(感发的力量)和"骨鲠"(逻辑的力量)。刘勰并不停留于枯燥的概念辨析,而是直接切入到具体的为文之道:"是以怊怅述情,必始乎风;沈吟铺辞,莫先于骨。"作者的情感通于化感之本源,自然情思宛转,动人心魄;思想通乎大道,体物无遗,必能立意昭然,遣词精确。

《神思》篇云:"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"无非情深;"积学以储宝,酌理以富才,研阅以穷照,驯致以怿辞",都是练骨。�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,刘勰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说明:"昔潘勖锡魏,思摹经典,群才韬笔,乃其骨髓峻也;相如赋仙,气号凌云,蔚为辞宗,乃其风力遒也。"有人认为潘勖《册魏公九锡文》不宜作为"骨髓峻"的范例,其实刘勰之所以挑选此文,是因为它立意明确、条理显豁、论证充分、语言精约,具有强大的说服力,致使群臣为之搁笔,这是理胜于情的例子。而司马相如的《大人赋》被用作风力遒的范例,是因为对大人那种游行天地的神仙生活流露出情感上的向往,因而这篇文章非但没有打消汉武帝好神仙的念头,反而让他"飘飘有凌云之志",这是情胜于理的例子。

刘勰举这两个例子旨在凸显风骨之别,而不是说这两篇作品是"风骨"典范。立"风骨"之义,是针对齐梁文风之"采乏风骨"的倾向:"若风骨乏采,则鸷集翰林;采乏风骨,则雉窜文囿。""文胜质则野,质胜文则史。

"(《论语·雍也》)刘勰显然以"风骨"为"质"的方面的要求,以"采"为"文"的方面的要求,二者相较,质为本,文为末。刘勰作《风骨》篇与《情采》篇对举,然偏重风骨,以矫时弊。刘勰对"风清骨峻"陈义极高,《宗经》篇中"情深�。

“建安风骨”是什么?

作者涂波,男,1973年生,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。 一 毫无疑问,"建安风骨"已经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文学史命题,它大致是指"建安文学(特别是五言诗)所具有的鲜明爽朗、刚健有力的文风。

"(1)虽然有学者指出今人与古人所讲建安风骨大有不同,(2)但刘勰《文心雕龙》既专论"风骨",似乎更有理由享有对风骨的解释权。

奇怪的是,《文心雕龙》非但未许建安文学以"风骨"之名,相反在刘勰的一些批评话语中,建安文学风貌似乎更应被视为"风骨"的反面: 《明诗》篇云:"暨建安之初,五言腾踊,文帝陈思,纵辔以骋节,王徐应刘,望路而争趋;并怜风月,狎池苑,述恩荣,叙酣宴,慷慨以任气,磊落以使才;……及正始明道,诗杂仙心,何晏之徒,率多浮浅。"(3) 案:黄侃:《文心雕龙札记》云:"若其述欢宴,愍乱离,敦友朋,笃匹偶,虽篇题杂沓,而同以苏、李诗为源,文采缤纷,而不能离闾里歌谣之质,固其称景物则不尚雕镂,叙胸情则唯求诚恳,而又缘以雅词,振其美响,斯所以兼笼前美,作范后来者也。"(4)我观《文心》效春秋一字褒贬,遣辞极精。"腾踊"、"争趋"、"怜"、"狎"、"述"、"叙"、"任气"、"使才",绝非褒词,且前已云古诗乃"五言之冠冕",亦不得云建安"兼笼前美,作范后世"。

刘勰论诗曰:"诗者,持也,持人性情。"建安诸子之"任气"、"使才",显然不合诗之古意,故此段应有微讥建安之意。 《乐府》篇云:"至于魏氏三祖,气爽才丽,宰割辞调,音靡节平。

……志不出于〔淫〕滔荡,词不离于哀思;虽三调之正声,实韶夏之郑曲也。" 案:陆侃如、牟世金译注本译"气爽"句云:"他们的气质高朗,才华美妙,用古题乐府写时事,音节也美妙而和平(5)。"显然不合彦和原意。

"宰割辞调",范注云:"《宋书乐志》三:'《相和》,汉旧歌也,丝竹更相和。执节者歌,本一部。魏明帝分为二。

'彦和所讥'宰割辞调',或即指此。"这里显然有批评他们擅改古乐体制之意。又注云"彦和云三祖所为郑曲者,盖讥其辞之不雅耳。"(6)周振甫注"音靡节平"为:"音律浮靡,节奏平庸。

"(7)范、周注解甚确。 《通变》篇云:"魏之〔策〕篇制,顾慕汉风,晋之辞章,瞻望魏采。……商周丽而雅,楚汉侈而艳,魏晋浅而绮,宋初讹而新。" 不可否认,《文心雕龙》亦有多处褒赞三曹、七子,但大多是偏重才气的、个别的评价,少有对建安文学整体的认同。

或谓《时序》篇中所云"观其时文,雅好慷慨,良由世积乱离,风衰俗怨,并志深而笔长,故梗概而多气也。"一段为"建安风骨"之注脚。我以为这不过重复《明诗》篇的评价,殊不合与刘勰"风骨"之意。 二 刘勰所谓"风骨",歧说纷纭。

学界大致有五种意见:� 第一种看法,认为"风即文意,骨即文辞。"以黄侃先生为代表。(8) 第二种看法,认为风骨是概括艺术风格的概念。

风骨篇是风格专论,专门论述"风清骨峻"这种风格特点。(9) 第三种看法认为,认为风骨是对一种美学标准,它的具体内容是"传神"、"自然"等等。(10)� 第四种看法,认为风骨是对作品提出的一种美学标准、美学要求。

它包括两个方面:"风"是对文章情志方面的美学要求,"骨"是对文章言辞方面的美学要求。(11) 第五种看法认为:风骨是对文意的进一步分析,它一方面有情的因素(表现为风),另一方面有理的因素(表现为骨)。(12)� 我认为以宗白华先生为代表的第五种观点较为的当。他说:"我认为骨和辞是有关系的。

但词是有概念内容的,词清楚了,他所表现的现实形象或对于形象的思理也清楚了。'结言端直'就是一句话要明白正确,不是歪曲,不是诡辩,这种正确的表达就产生了文骨。但光有骨还不够,还必须从逻辑性走到艺术性,才能感动人,所以骨之外,还要有风,风可以动人,风是从情感中来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论。

既重视思想-表现为骨,又重视情感-表现为风。"(13) 为了避免将风骨简单地等同于情感与思想,张海明先生又继续申说其意:"所谓风是文气的一种特殊表现,用现代术语来说,它大致相当于作者的情感倾向。""骨,理当指作品中的思想倾向。"(14)辨析渐趋精密。

但我觉得若从刘勰作此篇意图立说,更惬人意。 "风骨"一词,本是当时品藻人物的流行话语。如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论》云:"其器识高爽,风骨魁奇。

"《宋书·武帝纪》云:"身长七尺六寸,风骨奇特。"本义大致指人的内在风神。刘勰将之用于诗文评。

有风骨,有独立思想的名人有谁??最好是近代的,文学,革命史上的最好,希望能有点事例和介绍~~~

陈寅恪的风骨: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,我们中国人若有这两样做人做事的基本特质,必将会有更多的像陈寅恪这样的学术大师涌现出来,也必将改变无数国人的生活品质。陈寅恪的学问与风骨(一)今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离世40周年。

11月中,中山大学南校区陈寅恪故居正式对外开放。

而40年前的春天,时年79岁的陈寅恪正是由这里被扫地出门,此后,这个既盲且膑的老人终于不堪折磨,泪尽气竭,从而提前到达了生命的终点。在中国百年学术史上,陈寅恪才是学贯中西的“泰斗”。早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,陈就与梁启超、王国维、赵元任并称为“四大导师”。今之“大师” 季羡林不过是受他指教、经他提携的学生。

和同时代许多红极一时的名家不同,陈寅恪是一个纯粹的学院派知识分子,他素来洁身自好,远避政治,潜心学术,与世无争,乃至人们对陈寅恪的学术成就、思想价值至今仍不甚了了。就连陈最后20年栖身的中山大学,也未使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传承。那幢辟为故居的两层小楼,无非陈师仅存的一缕痕迹而已。

在史学界,陈寅恪被公认为中古史的权威,其学术贡献,非专家而难喻。常人对陈寅恪的了解,多是他非凡的生平。关于陈的早年经历,大陆版有《陈寅恪与傅斯年》等记述;其后期经历,则以《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》最为详尽;对陈的思想研究和学术评价,余英时之说最见中肯(见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版《现代学人与学术》)。

陈师平生亲近的友朋不多,有能力追随他的学生也寥寥无几,唯周一良、蒋天枢等少数弟子,才觉得听陈师讲课比看一场大戏还要幸福。陈寅恪识才用人重出身,崇士族。理由是:“士族之特点既在门风之优美,不同于凡庶,而优美之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。

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其重要之影响。”(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)他本人即出生官宦世家,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,后因参与维新变法被清廷贬斥。寅恪早年受教于私学,同堂者还有茅以升;12岁即负笈东渡,同船者有周树人。此后断续留学15载,研读于欧美多所名校,备受赞誉。

只因将学位视为身外之物,竟未得一纸文凭(后辈钱钟书留洋经历亦似陈师)。被荐入清华时,曹氏校长因陈一无学位二无论著而欲拒之。梁启超怒曰:“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,著作算是等身了,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!”遂得聘。此后凡有陈寅恪讲课,常有京师各校教授旁听,陈亦被称为“教授的教授”。

民国后期的学术领袖傅斯年素以狂傲著称,惟奉陈寅恪为“三百年来仅一人”。此说历久至今,无人置疑。抗战期间,寅恪一家颠沛流离,苦不堪言,国家光复时他却双目失明。期间任职西南联大、中研院史语所一组组长。

时联大名教授刘文典扬言:“陈寅恪(月薪)值400大洋,我值40大洋,沈从文只值4块大洋。”解放后中山大学评教授,因陈被评为一级,其他人学问再高也无与比肩,结果均在二级以下。寅恪一生无党无派,却因学问之高,而使各派政治领袖无不仰视,传为美谈。

1949年共军围城,寅恪与胡适同机南迁,虽经傅斯年苦劝而绝不赴台,亦不从妻愿去香港,执意偏安岭南。后人分析,这既出于家国情怀,及残躯不便,亦有对国民党失望、对新政权观望之意。传斯大林会见毛泽东时,曾询问陈寅恪下落(据传其著作中引用了陈的考证),毛回国方知陈在中大,即令优渥,执政广东的陶铸遂成为陈师的保护伞。

60年代初,曾有多位高级领导亲自造访陈家小楼,如陈毅、周扬、郭沫若、胡乔木、康生等。惟后者求访时值寅恪生病而未见,康遂生芥蒂。尽管陈在文革前一直受当局优待,但从此期诗作看,其心境始终郁郁。学术成就仅限《论再生缘》、《柳如是别传》两种,且未得出版,选题也不似大家境界。

把学术视为第一生命的陈寅恪,当然不会满足于生活的待遇,然其出书计划始终不允(其间有康生的指令),遂悲叹:“盖棺有期,出版无日。”据余英时详考,陈渐已觉察到,在革命化的新史学中,自己“平生所治之学已全失其价值”。这对陈而言,必痛莫大焉。

故此,方能理解他晚年的《柳如是别传》实为“述事言情,悲生悯死”之作。正如作者在“稿竟说偈”中所言:奇女气消,三百载下。孰发幽光,陈最良也。嗟陈教授,越教越哑。

丽香闹学,皋比绝舍(注:此二句似讽学生造反,师道不存)……怒骂嬉笑,亦俚亦雅。非旧非新,童牛角马。刻意伤春,贮泪盈把。

痛哭古人,留赠来者。陈寅恪的学问与风骨。

继续浏览:

上一篇:来月经觉得羞耻怎么办

下一篇:低血糖做梦怎么办啊

推荐问答

最新问答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。

冀ICP备1801312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