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虐有瘾怎么办
我觉得自己有点受虐倾向 怎么办
受虐倾向是指通过使自己躯体受到伤害和遭受威胁或被虐待,以期获得内心兴奋。可以找出原因在对症下药:一、精神分析流派认为:受虐者的人格主要体现在自虐型人格特质中,常见于有家暴的家庭之中,自虐型人格的来访者,总会找到施虐者。
即便是从一段家庭暴力的婚姻中解脱出来,进入重组家庭后,另外一方也会很快转变为施虐者,受虐者会有一种很奇怪的适应方式,它会不断地挑战另外一方的心理底线,直到另外一方变成施虐者为止。
二、主体间性理论认为:这是一种来源于早年生活的社会经验组织模式,因为熟悉和适应,反而当事人没有多大的心里问题,但如果适应模式发生修正和改变,当事人反而充满了对于未知模式的恐惧。常见的临床上会表现为对方对她越好,她就越恐惧对方离开,反而陷入施虐和受虐模式的时候,感觉到很安心,这也是很多家暴家庭中,一方很难离开另一方的主要原因。三、精神分析理论认为:自虐型人格障碍,主要渴求的是两种,一种是高度的道德化,比如说中国好大嫂,这在影视中最常见,为整个家族付出一切的中国女性,另外一种是关系自虐,主要表现在恋人关系中,自卑渺小懦弱,为了不被分手抛弃,抛弃掉一切的自尊,只为了关系存在。四、存在主义则认为:施虐者和受虐者是互为一体的,主要是为了对抗存在性孤独,为了对抗存在性孤独,必须寻求融合。
寻求融合的人是依赖的,自我牺牲的,他们忍受痛苦,也享受痛苦,因为痛苦可以驱散孤独。他们为了能够得到融合带来的安全感,愿意为别人做任何事,这种人有一类奇特的互补对象,有一种人喜欢支配他人,羞辱他人,使他人痛苦,让自己成为他人的绝对主宰,成为施虐者,而必然就有一个另一个人会承担受虐者。改善自己受虐倾向以下方法:1、管理情绪/注意语言方式。
建议别口无遮拦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,毕竟有些人会放在心上,所以只要意识到了这点。说话前想想会不会有些不合时宜,时间久了自然会控制好自己的说话频率,做到顺畅沟通,调侃得当的境地。管好了自己的发言欲望,所谓的好印象也会离你越来越近的。
2、保持自信/让身心健康。吹牛有时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,通过虚拟的自我膨胀引起别人的注意,久而久之就难以自控。其实低调一点,让别人来发现你身上的闪光点是更高明的一种炫耀,也许有时候遇到能爬的台阶实在心痒嘴也痒,但是只要控制住了一次,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难事。
如果你有让别人羡慕的一面,你不说时间久了也会被发觉。如果没有,就踏实一点,这对你以后的成长也很有帮助,不要因一时痛快给人不稳重的印象。3、控制好自己的虚荣心。虚荣心人皆有之,太外露就不是很好,虚荣心有时也是一种动力,只是要掌控好这个度。
这跟你说有点爱吹牛是比较相似的,只不过虚荣是内在的心理活动,而吹牛就是形而在外的一种表现了,控制好你的虚荣心不要过度膨胀,也会让你吹牛的欲望不再那么强烈。4、学会保持恒心和毅力。其实不是那么简单说说就能做到和学到的,它需要的是一种韧性,一种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向上的态度,这不是靠书本和几句至理名言就能拥有的,它需要的是一种不断反省的态度,也是成熟的一个标志,即使你不喜欢做,但也要做好,这是一种责任感,对自己的责任。都是需要慢慢磨砺和适应的,你不可能一蹴而就,也不要矫枉过正,毕竟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,一些小缺点也还原了你真实可爱的一面。
5、换个环境让自己充实。人是需要时间和环境慢慢成长的,平时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生活,多读些书,听听可以让自己心静的音乐,偶尔的讲究一下情调,品品茶或咖啡,终究会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,这时再看这些让你烦恼的问题,也许都随风烟消云散了吧。
上学时期被姐姐打骂上瘾了,还想被姐姐凶被姐姐打骂怎么办?
受虐综合症的治疗,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,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。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患者伴发的精神症状,比如焦虑、抑郁、失眠、幻觉、妄想等,可以用抗焦虑药、抗抑郁药、抗精神病药物等对症处理。
心理治疗往往要用到精神分析等心理动力学治疗方法,通过深入的沟通和了解,治疗师与患者共同探讨其受虐想法,和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动机及心理防御机制,从根本上解决受虐问题。
另外行为疗法也有一定作用,比如放松疗法、厌恶疗法等。
你为什么对受虐上瘾?为什么不能离开一段有毒的关系?
首先第一点,痛苦会让人重复,因为它会让你体验到熟悉的感觉,并让你持续上瘾。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,叫做强迫性重复,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总是倾向于重复我们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,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。
比如你在童年时期吃过很多的苦,那长大后,很有可能会下意识的制造出一些同样的场景,让自己受到和小时候一样的虐待。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,影片中的松子就是典型的拥有“强迫性重复”心理倾向的人。松子的童年可以说是非常悲惨的,爸爸的冷漠、偏心、甚至是精神上的虐待,一直在让松子持续体验着:“我是不好的,我是不被爱的”感受。导致松子在成年后,选择的恋爱对象也都是一些具有暴力倾向、没有爱的能力的渣男,像落魄自杀的作家、薄情寡义的丧妻男、懦弱的街头混混等。这些男人就像她爸爸一样,虐待她、抛弃她,让她不断重复着童年时期,被她爸爸否定和远离的那种情感体验。
听起来就像一个诅咒,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,这种“强迫性重复”的心理倾向也是很常见的。就比如有些人嘴里说着最讨厌父母吵架,最讨厌什么什么什么样的人,但最后自己活着活着,就活成了父母原来的样子,甚至一回头,你还会发现ta组建的小家庭的氛围,也和自己原生家庭的氛围高度一致,再或者有些人明明非常讨厌被父母控制,但最后呢,ta却找了一个控制狂的爱人来组建家庭。为什么会这样?道理也很简单,虽然你很讨厌这样的家庭氛围,但那个氛围却是你最熟悉的,也是扎根在你潜意识里面的,而这种熟悉,就会给你带来一种安全感。
也就是说,那个常年吵架或者说父母冷战的家庭环境,其实是最让你有安全感的一个环境,因为那是你记忆里面最熟悉的一种感觉,所以你会不知不觉把它带到你新的关系当中来。我们在感情中索求的,并不是“爱”这个东西,而是在寻找客体和关系。什么意思呢?通俗一点来说,就是我们需要其他人和我们在一起,哪怕这个人可能会让你痛苦,会给你带来负面的感受和情绪,但有总比没有好。
也就是说,我们宁愿呆在一段坏的关系里,也害怕没有关系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。
冀ICP备1801312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