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区

首页 > 百科 > 主犯处以极刑怎么办

主犯处以极刑怎么办

最佳回答2022-10-27 23:30:28

父亲有案底已经死亡对孩子有影响吗

当然有影响。无论犯罪分子是死是活,他的犯罪行为记录永久保留在公安机关的网络中,对子孙后代造成负面影响。

这个甚至不需要你了解相关知识,你想一下就能想明白:假如说两个人共同犯罪,一个犯罪分子是主犯,罪行严重,被判处极刑,枪毙了;另一个犯罪分子是从犯,罪行很轻,判处缓刑。

那么如果按照“父亲有案底已经死亡就对孩子没有影响”的逻辑,那么重刑犯死了反而不影响孩子,轻犯被释放了反而影响子女?这个逻辑一看就知道不通,完全是无稽之谈。事实上,被判处极刑是“四种情形”之一,子女连第二类B审的工作岗位都不能报考,只能报考第三类C审的工作岗位。其实,只要父母直系亲属有犯罪记录,无论过去多少年,无论犯罪嫌疑人是不是还在世,也不论他们亲子关系怎么样,就算遗腹子从来没见过父亲也是一样的。都会影响子孙后代。

只不过是子孙后代学习怎么样,考不考得上那些优秀严审的工作岗位,轮不轮得到被影响。楼上说的“不能参军、不能考公务员”是错误的,要看具体报考什么岗位,父母直系亲属是不是八种严重刑事犯罪行为,是不是四种情形之一,都不是就没有关系,大部分B审C审的公务员岗位都可以报考,也可以参军(但不能入A类审的)。

共和国第一反腐大案,毛泽东亲批斩刘、张,并要求善待其后代

一、刘青山、张子善二人因调动之事闹内讧,暴露了“机关生产”的秘密 1951年夏季,刘、张二人因调动之事闹内讧,暴露了“机关生产”的秘密,引起警觉。 刘青山、张子善 机关生产,简单说,就是自力更生,保障后勤。

建国之初,满目疮痍,百废待兴,机关生产作为优良传统被张子善、刘青山继承了。

那时候,重振南泥湾精神,重建家园的,远不止他们俩,省委派出的专案组之所以说他们的问题很多很严重,是因为他们为了搞好机关生产保障后勤供应,不惜挪用公款克扣民工。更有甚者,他们贪图个人享受,挥霍浪费,穿衣,要皮的毛的;吃饭,要酒肉具备;乘车,要卧车洗澡,要人搓背等等。 刘青山、张子善为贪图可鄙的不正当的个人享受,为满足其极端腐化的生活需要,竟凭藉职权,不顾国法党纪,不管人民疾苦,盗窃机场建筑款、救灾粮、治河款、干部家属救济粮、地方粮及剥削克扣民工工资、骗取银行贷款等共达171亿6272万元(人民币旧币,以下均系旧币--笔者注)的巨额,藉机关生产名义,进行违法经营,并交送49亿巨款给奸商张文义倒卖钢铁木材,瓦解国营厂矿,任其投机倒把,扰乱金融,使人民资财损失达14亿元之多。 刘青山、张子善等在获取非法暴利、大量贪污后,则任意浪费挥霍,过着可耻的腐化生活。

刘青山吸食毒品竟至成瘾,据他们现在自供,刘、张二人开支及送礼即达3亿多元。为消灭贪污罪证,张子善并亲手一次焚毁单据378张。 二、刘、张问题得以“正式列入议程”,始于天津地委机关干部李克才向省委组织部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揭发 1951年1月,天津行署一位副专员走进省委大院,向纪检干部检举时任专员的张子善、时任地委书记的刘青山,控告他们俩贪污挪用公款,勾结奸商倒卖军用物资,生活奢靡。

不久,或许还没考虑成熟的河北省委负责人,参加了华北局会议。会上,华北局传达了中共中央《关于实行精兵简政、增产节约、反对贪污、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》,以及毛泽东的重要指示。政治气候显然不利于张子善,而他本人浑然不知,省委突然调走刘青山在他眼里也不是什么不祥之兆。

直到中共河北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对他展开对号入座的批评,时为天津地区代表团团长的张子善才感到麻烦大了。 而刘、张问题得以“正式列入议程”,则始于天津地委机关干部李克才最后向省委组织部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揭发。11月间,省委向天津地委派出检查组。

11月11日,华北局在京召开了省、市委书记会议,传达中共中央《关于实行精兵简政、增产节约、反对贪污、反对浪费、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》及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对有关上术问题的指示,学习《人民日报》社论《向贪污行为坚决做斗争》,准备在全区大张旗鼓地开展“三反”运动。 正是这股强劲的东风,推动着河北省委省政府迅速解决刘、张的问题。 1951年11月12日至12月1日,中共河北省委第三次代表会议在省会保定举行。刘青山、张子善的贪污行为,在省委领导下被全部公开揭发出来的,省委建议省政府,立即将主犯刘青山、张子善予以逮捕。

12月4日,河北省委通过了关于开除刘青山、张子善党籍的决定,并经报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。省政府于11月29日、12月2日别逮捕刘、张二犯后,又决定组成以省长杨秀峰为主任,以省委组织部长薛迅为副主任的“刘青山、张子善大贪污案调查处理委员会”,赴天津专区彻查此案。 三、河北省委通知:“根据省党代表会议的提议,兹特决定:所有接受刘青山、张子善贿赂礼物的干部,均应无例外无保留地进行深刻检讨,向党写出申请书,听候党的审查处理。” 12月16日,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关于刘、张大贪污案的情况,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提出报告。

报告中检查了省政府领导上的官僚主义,并请求予以处分。 在披露刘、张案件的当天,河北省委即给全省各级党组织发出通知:“根据省党代表会议的提议,兹特决定:所有接受刘青山、张子善贿赂礼物的干部,均应无例外无保留地进行深刻检讨,向党写出申请书,听候党的审查处理。” 1952年1月份,河北省直机关和团体两次召反贪污坦白检举大会和反贪污斗争大会,一次6000多人,一次近万人。当场坦白者得到减免其罪,拒不坦白的大贪污分子被当场依法逮捕,予以严惩。

河北省委、省政府在揭发处理刘青山、张子善案件上,态度是坚决的,积极的;措施是果断的,有力的。 四、刘青山、张子善分别被逮捕 1951年11月29日,即河北省委第三次代表会议进行的第9天,下午5时,省公安厅依法将张子善逮捕。张作为天津地区出席省党代会的代表及负责人,正在下榻的保定市西关一家饭店里吃饭。

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一看到公安人员亮出逮捕证,一下子全懵了。” 张子善 逮捕刘、张的命令同时发下时,刘不在国内,而是作为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青年友好代表团的正式成员,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友好理事大会去了。参观、访问、联欢,到处受到欢迎和款待,年仅35岁的刘青山,能以一国代表的身份置临这种场合,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。

刘青山 代表团乘火车回国。12月2日,列车在天津站停下,两个穿便衣的陌生人,走进代表团的软卧车厢。刘青山一瞥见来人走向自己,立刻警觉到不对头。“刘青山同志,请您下车。

”“不,我要随代表团一块儿进京。”刘青山看上去镇定自信,内心却非常紧张。 来人严肃地盯着他,话音不高,但异常威严坚定:“你必须下车,这是组织的决定。

”刘青山仿佛受雷击一样,一切都明白了。 当晚,刘青山和张子善一起,被分别关押在保定河北省公安机关后面一排灰砖平房里。这地方还在,即现今保定直隶总督衙门旧址最后部。 1951年11月29日,即逮捕张子善那一天,华北局将河北省委的请示讨论后,向党中央、毛主席作了书面报告。

11月30日,毛泽东在中央起草的转发这一报告的批评中指出:“华北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及现书记张子善均是大贪污犯,已经华北局发现,并着手处理。我们认为华北局的方针是正确的,这件事给中央、中央局、分局、省市区党委提出了警告,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,注意发现、揭露和惩处,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。” 1951年12月4日,由中共河北省委员会通过、并经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的关于开除刘青山、张子善党籍的决议。

决议中称: 刘青山,前任天津地方委员会书记,河北省安国县人,雇工出身,现年35岁,1931年入党。张子善,现任天津地方委员会书记,前天津专区专员,河北省深县人,学生出身,现年37岁,1933年入。

乾隆最大的过错

乾隆皇帝自称“十全老人”,一生文治武功,雄才大略,纵横捭阖,叱咤风云,的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;可是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”,他也有很多错误与罪过。那么,乾隆一生最大的过错是什么?那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大肆毁灭篡改汉人古籍、对天下士子兴“文字狱”疯狂杀戮禁锢。

有人认为,他的罪行还要超过焚书坑儒的大“暴君”秦始皇呢!甚至还有人说他是“千古第一罪人”,这可能有些夸张。

为什么呢?我们下面继续分析。 乾隆皇帝,即清高宗,满族名爱新觉罗·弘历(1711-1799年,1735-1795年在位),生于北京雍亲王府(雍和宫),清朝第6位皇帝,入关之后的第4位皇帝,雍正之子,嘉庆之父。自幼聪明可爱,5岁就学,过目成诵,深得祖父康熙喜爱。初封和硕宝亲王,25岁登基,在位60年,禅位后又任3年另4个月太上皇,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63年另4个月,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(也是世界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),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(88岁,米寿),逝世于紫禁城养心殿,葬于清东陵之裕陵(今河北遵化境内)。

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,他在康熙、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,社会经济和物质有了进一步发展。清朝达到了康雍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,汉学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全国人口达到3亿1300万,这也是历史最高值。

乾隆早期勤政,整饬吏治,加强朝政,重用人才;重视社会稳定,缓和阶级矛盾,关心受灾百姓,在位期间5次普免天下钱粮,3次免除八省漕粮,减轻了农民的负担;并且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,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,使得清朝的国库日益充实。 乾隆武功繁盛,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(平定大小和卓叛乱、消灭准噶尔汗国、平定大小金川、抗击廓尔喀、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、缅甸之役、安南之役,及土尔扈特部东归),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,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,占领了新疆,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,始置伊犁将军,清朝及中国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。 乾隆在位期间,民间艺术有很大的发展,如京剧就形成于这个时期(即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,四大徽班进京)。

但是乾隆在位后期生活奢靡,好大喜功,大兴土木,吏治有所败坏,贪污横行,全国多地爆发起义;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峰,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,推迟了现代化的进程,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;文字狱之风比康熙、雍正时期更加严酷;大肆损毁和篡改典籍,有人说其危害程度超过“焚书坑儒”,称他是货真价实的“千古第一玩人”、“千古第一罪人”、“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”。 你说乾隆嘛,一方面大力发展汉学,搞“博学鸿词科”,还主持编修了《四库全书》、《文献通考》、《大清会典》等大型文化典籍(《四库全书》历时9年成书,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),完成了《明史》的编撰,学术考古界出现“乾嘉学派”;但另一方面在具体编纂过程中实行狭隘的文化方针,销毁了很多历代优秀典籍名着(一个统计是存书3457部,79070卷;却禁毁6766部,93556卷),并大肆篡改乱搞,也是一次文化浩劫。对此,鲁迅先生在《病后杂谈之余》中批判道:“那时的`禁书,我想他都未必看见。

现在不说别的,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着作的手段,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。全毁、抽毁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,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。乾隆朝的纂修《四库全书》,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,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,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;不但藏之内廷,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,使天下士子阅读,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,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。……我以为这之后,则清人纂修《四库全书》而古书亡,因为他们变乱旧式,删改原文……对我最初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,是辫子。

这辫子,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,这才种定了的,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,大家早忘却了血史。”洋洋大作完成后只是藏于深宫、束之高阁,对于文化普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;相反在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上还制造了曲折、失误,有延缓至少是停滞。 在文化政策上,乾隆把“文字狱”发挥到了极致,比及大明,乾隆间的文化高压也是历史性倒退。在整个大清朝160余起文字狱案中,光乾隆时就有130余起,占全部案件的80%。

乾隆时的文字狱主犯都被处以极刑,亲属男15岁以上斩,15岁以下及女性为奴。浙江仁和县人卓长龄亦因诗中有“可知草莽偷垂泪,尽是诗书未死心”等句,被乾隆判为逆诗,卓被开棺戮尸,其孙被斩立决。乾隆二十一年,天灾人祸、民不聊生,常熟人朱思藻写《吊时语》抨击贪官,被乾隆认为“侮圣非法,实乃莠民”,不但朱被杀,凡看过《吊时语》而未告发的也被严惩。翰林院学士胡中藻因其作《诗抄》中有“一世无日月”、“一把心肠论浊清”等句,被乾隆认为是“悖逆诋讪怨望之词”,指斥胡诗“加浊字放在国号(清)之前,是何心肝?”胡诗中“穆王车驾走不停”之句,也被乾隆认为是讽刺他南巡,结果不言而喻。

如此等等,真是罄竹难书。梁启超在《清代学术概论》中说:“文字狱频兴,学者渐惴惴不自保,凡学术之触时讳者,不敢相讲习。”鲁迅也说:“为了文字狱,使士子不敢治史,尤不敢言近代事。

” 在文化独裁恐怖镇压之下,中国的知识分子终日战战兢兢,怎么可能解放思想,探索社会革新,寻找新的发展出路?没有思想创新,国家又怎么可能走向新的方向?也难怪说乾隆之罪尤甚秦始皇,颇有道理。

明朝天启年初,皇上为什么要颁布禁海令?

从《明实录》提供的史料看,明朝实施海禁措施是多方面的。首先是朝廷一再昭告滨海居民”不得私出海“。

”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“,让海禁政策在沿海家喻户晓。

同时还在律法中明确规定出海违禁物。当时出口的主要货物如绢、丝、缎、铁器、铜钱等都被列入其中,不许私运下海。有违禁者查出后,不仅船、货一起没收,主犯还要被处以极刑,全家发配充军,从犯也要被体罚。即使这样,明朝还惟恐禁海不力,于是下令“禁革双桅大船”。

即民间不得擅造能出远海的双桅以上的尖底大船,原有的违式船都要改为平底船。 事实上,朱元璋在位期间,有关海禁的诏令每过一二年就重申一遍。洪武四年(1371年)十二月,朱元璋命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、台、庆元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隶各卫为军时,就宣布“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”(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七零)。

洪武十四年(1381年)十月又宣布“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”(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一三九)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十月,因两广、浙江、福建人民以金银、铜钱、缎匹、兵器等交通外番,私易货物,再次诏户部“申严交通外番之禁”(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二零五)。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,由于沿海走私活动频繁,朱元璋又下令:“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,必置之重法。

凡番香番货,皆不许贩鬻。其见有者,限以三月销尽”(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二三一)。洪武三十年(1397年),他再次“禁申人民,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”(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二五一)。

关于禁海原因,他只是说:“朕以海道可通外邦,故尝禁其往来”(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七零)。 当然,由于沿海一带人多地少,许多居民还是私自出海贸易,明廷就进行残酷镇压。如嘉靖十三年(1534年)前后到达松门、海洋等处的私人贸易船有50多艘。这些船上的海商,均被当作盗贼被捕,其中绝大多数被拷毙狱中,未死者也全发配充军。

明朝禁海只针对民间而不针对朝廷,真可谓是“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”!这样就造成了中国无法和外国持续、全面的交往!明朝对船舶的控制使得私人下海只能到达日本、东南亚一带,无法环绕全球,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均是由私人下海发现的,这不能不说是朱元璋祸及子孙的禁海政策使然! 郑和下西洋固然是一项壮举,但这直接受限于朝廷的政策。政策一变,中国的海权就消失了。而私人公司则不然,只要有利益,他们是不会罢手的!如英国、荷兰的东印度公司,他们为本国带来了多大的殖民利益啊!而且,就是郑和下西洋也大大刺激了国内手工业的生产,如织造业,窑厂等,如果这由私人下海持续刺激下去,中国恐怕早在明朝后期就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了,谁都知道在资本主义早期手工业起了多么巨大的作用! 综上所述,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在于朱元璋的禁海政策,说他是导致中国落后的罪人一点都不为过!后来的清朝只是延续了明朝的政策罢了,毕竟满人没什么文化,只知道因循旧制。而朱元璋禁海,除了倭寇因素外,还是他自己的小农思想作祟,他只希望臣民安分种田,不要做其他事。

请问您知道“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心。”是谁说的吗???

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 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。

---王守仁 名人姓名:王守仁 性 别: 男 出生年代:1472-1529 名人职称:哲学家、教育家 名人国家:中国(明朝) 相关介绍: 王守仁(1472—1529)字安伯,号阳明,世称阳明先生,生于余姚。

父王华,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(1481年)中了状元,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还到过北京。 原名云,后更名守仁,字伯安,因曾筑室绍兴阳明洞,因别号阳明子,世称阳明先生。死后三十九年,诏赠新建侯,谥文成,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。明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

生平事迹明宪宗成化年间,生于绍兴府余姚县(今浙江余姚)。父王华,王华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(1481)中了状元,王守仁就随父移居北平(北京)。 《明史》载, 王守仁出生时取名为王云,但五岁不能说话。

一位高僧告诉王华,要他给儿子改名为王守仁。王华照做了,王守仁这才说话。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,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,十分刻苦,但非常喜欢下棋,往往为此耽误功课。

其父虽屡次责备,总不稍改,一气之下,就把象棋投落河中。王守仁心受震动,顿时感悟,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: 象棋终日乐悠悠,苦被严亲一旦丢。 兵卒坠河皆不救,将军溺水一齐休。

马行千里随波去,象入三川逐浪游。 炮响一声天地震,忽然惊起卧龙愁。 王守仁自幼聪明,非常好学,但不只限于四书五经,而且也很喜欢其他书籍。思想也比较怪癖,一直很多私塾先生都不能理解他。

有一首他做的打油诗很能说明他的这种思想: 山近月远觉月小,便道此山大于月。 若人有眼大如天,当见山高月更阔。 据考证,作者王守仁,时年十二岁,这首诗叫《蔽月山房》,是王守仁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。 王守仁故居(20张)他以诸葛亮自喻,决心要作一番事业。

此后刻苦学习,学业大进。骑、射、兵法,日趋精通。明弘治十二年(1499)考取进士,授兵部主事。当时,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,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,便蔑视守仁。

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,想以此出丑。守仁再三推辞,张忠不允。守仁只得提起弓箭,拉弯弓,刷刷刷三箭,三发全中红心,全军欢呼,令张忠十分尴尬。

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,因反对宦官刘瑾,于明正德元年(1506)被廷杖四十,谪贬贵州龙场(修文县治)驿丞。前往龙场途中历经波折,成功逃脱锦衣卫追杀,最后在龙场悟道。刘瑾被诛后,任庐陵县知事,累进南太仆寺少卿。

其时,王琼任兵部尚书,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,荐举朝廷。正德十一年(1516)擢右佥都御史,继任南赣巡抚。他上马治军,下马治民,文官掌兵符,集文武谋略于一身,作事智敏,用兵神速。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“宸濠之乱”拜南京兵部尚书,封“新建伯”。

后因功高遭忌,辞官回乡讲学,在绍兴、余姚一带创建书院,宣讲“王学”。嘉靖六年(1527)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,后因肺病加疾,上疏乞归,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(1529年1月9日)于肺炎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。政治主张明赏罚主张明“赏罚”以提高统治效力,行德治礼教以预防“犯罪”他认为:赏罚乃“国之大典”,应当受到充分重视和正确地加以使用。

而当时“盗贼”日益增多,是由于“招抚”太滥,“招抚”太滥是由于兵力不足,而兵力不足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实行赏罚,以至于“进而效死,无爵赏之劝;退而奔逃,无诛戮之及”。象这样法令不明,赏罚不信,即使有百万的兵力,也是没有用处的。他还主张“赏不逾时,罚不后事”,认为过时的奖赏,等于没有奖赏,过时的惩罚,等于没有惩罚,都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。这些主张的目的,集中到一点,就是要提高统治效率,以“破山中贼”。

他还主张行德治教化以缓和阶级矛盾,减少犯上作乱。他说:“民穷必有盗贼”,认为老百姓已经贫困不堪,还要没有休止地征敛,就等于驱使他们去作盗贼。因而有必要“罢冗员之俸,损不急之赏,止无名之征,节用省费”,对灾民实行“赈济”、“免租”,使他们“不致转徙自弃而为盗”。

所以,他反对“蔑道德而专法令”,主张在镇压人民起义之后,立即“建立学校,以移易风俗”,以求得久安长治。他教导下级官吏说,作县官的如果能竭尽自己的心力和聪明才智,诚心“爱民”,贯彻“抚缉教养”的方针,即使。

继续浏览:

上一篇:离异女人如饥似渴怎么办

下一篇:旧金怎么办合适

推荐问答

最新问答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。

冀ICP备1801312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