爨怎么读
爨怎么读
爨读cuàn。拼音,是拼读音节的过程,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,把声母、介母、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。
汉语拼音就是指我国通用的一种语言形式,一般情况下想要在手机或者电脑上输入自己想要的文字的话,那就需要用汉语拼音来完成。
拼音的含义在现代标准汉语使用的注音有37个(声母21个,介母3个,韵母13个);汉语拼音一共有63个(声母有23个,韵母有24个,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)。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,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。直音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,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,即使注了音也读不出来。反切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,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,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。
爨怎么读?
cuàn 基本字义1. 烧火做饭:分居各~。2. 灶:“客传萧寒~不烟。
”3. 中国宋杂剧、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:《讲百花~》。
《文房四宝~》。4. 演戏:“夫优伶~演,实始有唐《目连救母》之起。”5. 姓。详细字义〈动〉1. 烧火做饭 [cook]爨,炊也。
——《广雅》取其进火谓之爨,取其气上谓之炊。——《说文系传》许子以釜甑爨,以铁耕乎?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2. 又如:爨人(爨夫。厨师);爨室(厨房);爨妇(执炊的女人)3. 烧;烧煮 [burn]常若微雷响,以草爨之,则烟腾火发。
“爨”怎么拼读?
cuan(4声)。爨”(cuan, 四声,窜同音)三十画,会意字“兴”字头“林”字腰“大”字底下架“火”烧,是烧火做饭的意思。
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——爨底下村爨龙颜碑 全称《宋故龙骧将军护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》。
南朝·宋大明二年(458)刻,楷书。纵338厘米,横146厘米,24行,行45字。在云南陆良县。 此碑同《爨宝子碑》合称“二爨”,是研究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爨氏家族政治、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对研究当地乃至整个南朝书法发展情况亦有重要意义。 此碑在明代已有著录,但于清代阮元父子重新访得以后才大显于世。此碑笔画浑劲,结体跌宕恣肆,变化极为丰富,含韵于朴,寓巧于拙。
在众多碑刻中不失自己的独特面貌。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中列神品三种,此为三种之首。谓为“雄强茂美之宗”。
并形容为“若轩辕古圣,端冕垂裳”。又说“如昆刀刻玉,但见浑美;布势如精工画人,各有意度,当为隶楷极则。”也有人将此碑视为“南碑之冠”。
总之,清代碑学风行以后,此碑和《爨宝子碑》—起,受到书学界的普遍重视。
请问“爨”读音是什么?麻烦详解哈。
编辑本段基本解释爨拼音:cuàn注音:ㄘㄨㄢˋ简体部首:火,部外笔画:26,总笔画:30,是笔画第二多的简化汉字。第一多的是‘齉’,为36画。
繁体部首:火,部外笔画:25,总笔画:29五笔86:WFMO五笔98:EMGO仓颉:HBDDF郑码:NBGU笔顺编号:321125125151145123412341344334四角号码:77809UniCode:CJK统一汉字U+7228[1]基本字义●爨cuànㄘㄨㄢˋ◎烧火做饭:分居各~。
◎灶:“客传萧寒~不烟。”◎中国宋杂剧、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:《讲百花~》。《文房四宝~》。◎演戏:“夫优伶~演,实始有唐《目连救母》之起。
[1]详细字义爨cuàn〈动〉(1)烧火做饭爨,炊也。--《广雅》取其进火谓之爨,取其气上谓之炊。--《说文系传》许子以釜甑爨,以铁耕乎?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(2)又如:爨人(爨夫。厨师);爨室(厨房);爨妇(执炊的女人)(3)烧;烧煮[burn]常若微雷响,以草爨之,则烟腾火发。--《水经注》[1]词性变化爨cuàn〈名〉(1)炉灶。
一种土、陶制的厨房炉子、灶翻怜爨下劳薪。--张炎《风人松》(2)又如:爨下(灶下);爨火灶膛里的火;爨烟(吹烟)[1]爨cuàn〈地名、姓氏〉古乌蛮、白蛮大姓,又是古地域名。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统治集团各家族集团演变而成。
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为东西两部(均在云南东部),大抵以曲靖至建水为界。明以后爨则专指“罗罗”。爨人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,以滇僰、叟、爨为主体而不断融合其它各族人民而形成的民族集团。爨氏是由以孟获等多个家族不同姓氏组成的利益集团。
东爨的乌蛮,主要居住着“昆明”人的许多部落。号称“昆明十四姓”、“乌蛮七部落”。主要有“阿竽路”(今东川)、“阿猛”(今昭通)、“夔山”(今大关、镇雄)、“卢鹿”(今宣威及贵州水城西)、“磨弥剑(今宣威、曲靖)“暴蛮”(今贵州兴义、普安)以及四川凉山地区的“勿邓”。到了唐宋时期,云南腹地的白蛮和乌蛮,通过异源同流和同源异流的不同途径,逐步形成今白族和彝语支的彝、纳西、哈尼等族[2]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。
冀ICP备18013120号-1